区国资委党委聚焦地区转型发展对干部人才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以“师带徒”的方式,实施“导师制”人才培育计划,积极推动干部破解难题、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防范化解风险的政治能力、专业本领、实干精神全面提升。
高位统筹,精心打造“快车道”。在目前全区国资系统正在开展的“强党建亮品牌促改革助发展”专项行动中,区国资委党委将“导师制”人才培育计划作为“固本筑基工程”的重要举措,要求全系统以“师带徒”方式开展“一对一”、“一对多”人才培养,助力中青年干部人才快速成长,加快形成青蓝相继、有序更替的人才梯级培育示范效应。
双向奔赴,精确搭建“联结桥”。把选好师徒、精准结对作为“师带徒”工作的关键,坚持让“有经验的人谈经验、会方法的人教方法”。确定领导能力强、专业能力较为突出、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干部人才作为“导师”;采取组织推荐的方式,挑选政治素质好、有较大培养潜力、表现优秀的青年干部人才作为“徒弟”。根据“导师”工作经历、优势特长,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采取组织推荐与征求个人意见相结合的方式,为每位“导师”确定2-4名中青年干部人才作为“徒弟”,精准搭建帮带对子。
明确职责,精细铺好“成长路”。确定“导师”职责和“徒弟”任务,明确“师徒”每月交流一次思想、每月指导解决一个工作难题、每月共同开展一项工作的帮带机制,确保帮带实效。“导师”要根据“徒弟”的岗位职责、个人经历、性格特点和成长需求,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在经验上“传”,业务上“帮”,工作上“带”,力求实现差别化培养、多元化成才,帮带“徒弟”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有效提升,切实推动“师带徒”带出实效、带出水平。
揭榜挂帅,精准发力“攻坚跑”。区国资委党委率先示范,充分发挥外脑作用,确定3名中央金融企业、市级机关、市属国企挂职干部担任“导师”,与委机关和区属企业的9名业务骨干结成对子,传授央企、市属国企和市级机关先进经验,助力我区国资国企干部提升能力,拓宽视野,开阔思路。“导师”带领徒弟主动揭榜挂帅,在科创金融公司组建等重点工作任务中,担当作为、破解难题,助力国资国企高质量转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