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千万工程”的成功经验,严格落实区委“干部能力提升工程”的部署要求,加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推动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和绿色高质量转型发展迈上新台阶,10月13日,妙峰山镇“浙里转观念 携手促振兴”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第三期)学员前往浙江省安吉县开展为期一周的学习,部分领导班子成员、机关干部、村“两委”干部共22人参加。
邀请优质师资为镇、村干部进行精神补钙、思想充电。开班第一课《强村富民—从安吉美丽乡村的建设实践看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介绍了安吉县“美丽乡村”精品村全覆盖的实践经验,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参考路径;专题讲座《从千万工程到和美乡村:浙江实践与启示》系统阐述了浙江“千万工程”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深化提升,再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迭代升级的发展历程,以余村、五四村等村发展为例,学习浙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的发展之路;专题讲座《乡村风貌的营造》从安吉县村庄风貌特点出发,介绍了安吉县村庄建设经验,及乡村建设中负面清单的提示;支书讲堂《盘活乡村资源 做活乡村经营》以“四个不出村”打造乡村振兴的4.0版本为重点,为学员讲述横溪坞村转型发展的实践经验;专题讲座《农村的三资管理》从村级“三资”管理的安吉经验实践角度出发,与学员进行分享。
浙江省自2003年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来,20年持之以恒、锲而不舍,造就了浙江万千美丽乡村,所到之地村村如画、处处皆景,文化底蕴深厚,产业兴旺发达,一派生机盎然景象。
学员们实地参观了天荒坪镇余村、安吉县智治中心、灵峰街道小瘾半日村等10个点位,深入学习当地村庄规划、人居环境、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在这里,学员们深刻感受安吉县作为“两山”理论诞生地、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发源地、绿色发展先行地,依托生态和区位优势,探索生态价值转化路径,实现“生态立县”的蝶变历程。
浙江安吉是“两山”理论的诞生地、美丽乡村发源地、全国首个生态县。其资源禀赋和“生态立县”的发展战略与我区同符合契,在统筹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美丽乡村建设进程中,安吉县180余个行政村把“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业、一村一韵”的规划发展思路展现得淋漓尽致,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绿色发展之路,这条成功经验是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的。
在安吉为期一周的考察学习,让我对“两山”理论在京西大地形成生动的“妙峰实践”有了新的认知和思考。当前,我镇正以“三地”建设为总目标,统筹抓好灾后恢复重建和绿色高质量转型发展两项中心任务。在以“百千工程”和“诗画乡村”建设为抓手,着力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小镇的进程中,我们要重点把握住以下三点:
一是要谋定而后动。在“一带三区,一环四道,多点支撑”的镇域空间发展规划指引之下,以文旅产业为主导,充分挖掘良好的生态、人文等在地资源蕴含的经济价值,将生态环境“高颜值”和经济发展“高价值”协同推进。
二是要积厚而成势。探索建立完善的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并促成“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切实把生态环境和村民的利益连接在一起,助力全镇形成农、文、旅、商、教、体产业融合发展的良好态势,从而促进村集体经济壮大和村民增收。
三是要汇燑而成炬。在“向阳妙峰”党建引领下,坚持资源整合优化,沟域(片区)抱团发展。在沟域党委班子建设、联建机制、产业谋划、经济循环模式构建等方面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努力在京西大地绿水青山间绘就一幅生态宜人、绿色发展、共同富裕的美丽画卷。
安吉作为“两山理论”生动实践的样板,带给我们的触动是深刻且长远的。在安吉,我们走过了一县两街三镇所辖八个村,亲身感受了当地政府和群众“三美融合”绘就美好未来的决心和实践。
南北方虽存在多种差异,但群众对美的感知是互通的;乡镇干部以老百姓需求为出发点的初心是一致的。让我们携手转观念,促振兴,实现心心相通,美美与共。
安吉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理念就像一道光,如红日东升、大潮奔涌、长风浩荡,推动“千万工程”宏伟蓝图,在乡村振兴的每一寸土地上熠熠生辉、无限延展,如同一幅幅美丽画卷。
我们寻光而至、沐光而行、追光而歌安吉,通过学习培训,受益匪浅,感受颇深:一是规划目标顶层设计要有“灵”性;二是依托自然资源禀赋要有“特”性;三是坚持以人为本核心要有“公”性;四是实现目标目的蓝图要有“耐”性。
大鹏之功,非一羽之轻;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两山”理论无比广阔,前景无比荣光,让我凝聚力量,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展振兴之翼,扬美丽之帆,定格“丁达尔之光”,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新的乡村振兴豪迈华章。
10月13日,我来到了浙江安吉参加“浙里转观念 携手促振兴”能力提升培训学习,经过这几天的专题讲座和现场教学,我感悟最深的是要践行“两山”理论,切实以生态发展、环境治理来建设美丽乡村。通过这一周的培训,我一定拓宽思路做好家乡建设,从环境治理入手,聚焦村容村貌打造美丽乡村,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展森林公园,让大家在家门口就吃上生态这碗饭,让村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安吉之行,不虚此行,这里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安吉之行,让我们这些村书记看到了差距与不足;安吉之行,也让我们这些村书记看到了新的目标与希望。作为一名村党支部书记,我想乡村振兴不是简单的复制,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通过此次外出培训学习,让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我们要对标对表安吉,学经验、找差距、补短板,寻思路,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中,努力为村庄建议贡献出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在“浙”里,我们坐下来,耳听眼看,脑思笔写。从实践“两山”理论到抓好“千万工程”的逻辑阐释,从美丽乡村的实践探讨到乡村振兴的路径分析,一场场入脑入心的集中学习,开阔了眼界视野、拓宽了发展思路。在“浙”里,我们走出去,现场观摩,取经问道。参观考察了天荒坪镇余村、梅溪镇红庙村、昌硕街道双一村等众多具有先进性、开拓性的现场教学点,实地领略到了浙江发展的理念、思路、体制及运行模式等方面的丰硕成果和先进经验。作为基层青年干部,要做一株扎根基层的“向日葵”,向阳而生、服务奉献,将学习到的好经验、好做法运用到今后的工作中,不断积蓄力量在推动村集体经济壮大、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成果更加突显等方面发挥作用,以“昂扬破土”的坚定姿态续写妙峰新篇章。
在安吉的“千万工程”学习中,我深刻理解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内涵和价值。正是在这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指引下,安吉坚持生态优先,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通过在余村、大竹园村等地的实地考察,我了解到这些乡村因地制宜的独特发展路径,亲身体验了生态保护、产业发展和文化传承相结合的创新模式。这些实践让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乡村振兴必须以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做到科学规划、循序渐进。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乡村振兴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而是需要长期坚持的系统工程。安吉的实践让我明白,既要脚踏实地推进灾后重建与绿色转型,又要保持改革创新的精神,以党建引领和群众参与为支撑,推动各项工作取得实效。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我更应当肩负起推动乡村振兴的责任,将这次学习的体会化为实际行动,为妙峰山镇的高质量发展尽绵薄之力。
“浙里转观念 携手促振兴”干部能力提升培训即将落下帷幕,妙峰山镇、村干部将深入学习借鉴浙江省相关工作先进经验,紧扣灾后恢复重建和绿色高质量转型发展两条工作主线,全方位强化基层治理、乡村振兴建设等方面业务素养和实践能力,推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妙峰山镇的基层治理中落地生根、形成更多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