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滚球体育app_188篮球比分-直播|官网:妙峰山镇人民政府

索 引 号:110000/ZK-2021-037657

公开责任部门:北京市滚球体育app_188篮球比分-直播|官网:妙峰山镇人民政府

信息名称:滚球体育app_188篮球比分-直播|官网:分区规划(2017年—2035年)工作方案

文   号:

信息有效性:有效

生成日期:2018-11-13 13:51

发布日期:2018-11-13 13:51

内容概述:滚球体育app_188篮球比分-直播|官网:分区规划(2017年—2035年)工作方案

滚球体育app_188篮球比分-直播|官网:分区规划(2017年—2035年)工作方案

滚球体育app_188篮球比分-直播|官网:分区规划(2017年—2035年)

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的批复精神,全面落实《总体规划》中确定的滚球体育app_188篮球比分-直播|官网:功能定位、规划指标及任务,实现区级层面“两规合一”,切实保障滚球体育app_188篮球比分-直播|官网:在规划期内城市有序规划建设,现以《总体规划》为依据,按照市规划国土委编制的《滚球体育app_188篮球比分-直播|官网:规划实施要点》、《分区规划编制技术要求》中的相关要求,结合我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滚球体育app_188篮球比分-直播|官网:分区规划(2017年—2035年)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

一、工作背景及要求

(一)工作背景

2017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复《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随后,市政府正式下发《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实施工作方案》,方案中明确要求各区政府要于2018年6月底前牵头编制完成各自分区规划。

(二)工作要求

分区规划编制工作由市规划国土委牵头汇总,按照市政府统一部署,市规划国土委下发了《分区规划编制技术要求(试行)》及《滚球体育app_188篮球比分-直播|官网:规划实施要点》,对分区规划的技术标准及时间节点给予了明确。

二、工作目标、原则及规划期限

(一)工作目标

基于分区规划承上启下的特点,为贯彻落实新一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关于分区发展的各项安排,指导下一步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确保总体规划相关要求的传导落实,应完成以下几方面工作。

1、深化落实市级层面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指标及任务。

2、实现区级层面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两规合一”。

3、统筹安排滚球体育app_188篮球比分-直播|官网:在规划期内城市发展建设的各项工作。

4、提升城市形象与保护生态环境

5、有效指导下一步控制性详细规划及乡镇域规划的编制。

(二)工作原则

1、加强规划的刚性管控和战略引领;

2、坚持“多规合一”;

3、加强规划实施统筹;

4、摸清底数、夯实基础;

5、加强分区管控。

(三)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17到2035年,近期到2020年,远景展望2050年。

三、工作计划

(一)总体编制时间

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

(二)时间计划安排

1、2018年1月-3月,基础资料收集汇总、现场踏勘;开展专题研究,3月底形成各专题初步成果。

2、2018年3月底-4月,完成各专题研究,分区规划初步成果编制。

3、2018年4月-5月,深化完善分区规划成果。

4、2018年5月-6月,完成最终成果,区政府组织公示、专家评审、区委区政府及区人大审议等;

5、2018年6月,分区规划成果报市规划国土委。

四、工作保障

(一)加强统筹协调

成立分区规划工作领导小组(附件1),加强规划编制全过程中的统筹调度,加强对规划编制进度的总体把控。区长付兆庚任组长,副区长赵北亭任副组长,各相关委办局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设置在区规划国土分局,负责分区规划编制过程中各项具体工作。

领导小组定期听取分区规划工作进展情况,确保工作按计划有序推进:每两周向副组长汇报工作进展,每月向组长汇报工作进展。

(二)运用“智库”支撑

成立分区规划专家顾问团,邀请城乡规划、建筑设计、生态环境、经济产业、交通市政等领域的专家,在分区规划工作的不同阶段进行研判,保证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可行性。

(三)强化主体意识

各专题工作由相应的牵头单位负责推进完成工作,牵头单位要严格按照《工作方案》相关工作要求按时保质完成各自专题工作。各牵头单位完成各自专项工作并经专家论证后,报区工作领导小组及区政府审定。

(四)加强监督检查

领导小组办公室内部组建督导小组,通过联合检查、专项督导、情况通报等方式,对各部门开展分区规划情况开展经常性检查,每周汇总有关情况并报告工作领导小组。

(五)保证信息畅通

领导小组办公室应随时沟通各主责单位,掌握了解各专题研究工作进度,建立《分区规划工作简报》,及时汇总工作信息并将工作进展情况报送市级有关部门及区委区政府。

各部门之间的工作衔接要做到相互支持、协同推进,形成工作合力,确保我区各项工作任务高质量完成。

2018年3月5

附件1:《滚球体育app_188篮球比分-直播|官网:分区规划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附件2:《滚球体育app_188篮球比分-直播|官网:分区规划编制工作意见》

附件1:

滚球体育app_188篮球比分-直播|官网:分区规划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长:付兆庚区委副书记、区长

长:赵北亭副区长

     员:曹子扬区发展改革委主任

苗建军区财政局局长

耿新民区委农工委书记、农委主任

占永谦区城管委主任

杨树国区园林绿化局局长

韩瑞昌区水务局局长

野京城区卫生计生委主任

王九中区环保局局长

杨武平区住建委主任、区棚改中心主任

韩兴无区民政局局长、区老龄办主任

区文化委主任

陈江锋区教委主任

刘树军区体育局局长

张书军滚球体育app_188篮球比分-直播|官网:局长

永定镇镇长

龙泉镇镇长

李岿然潭柘寺镇镇长

                高建光军庄镇镇长

姜春山妙峰山镇镇长

刘甫通滚球体育app_188篮球比分-直播|官网:镇长

张雅利雁翅镇镇长

谢晓东斋堂镇镇长

崔兴珠清水镇镇长

李红忠大峪办事处主任

城子办事处主任

                张学明 东辛房办事处主任

大台办事处主任

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于区规划国土分局

     : 区规划国土分局局长

任: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

王永娜区规划国土分局副局长  

附件2:  门头沟分区规划编制工作意见

1总则

1.1工作背景

20179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获得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审批通过。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门头沟新城规划2005年-2020编制以来,一直是指导北京市门头沟地区城乡发展的重要依据。但随着新形势、新时代的北京新版总体规划要求提出,如何落实新版总体规划相关任务目标,满足中央北京市领导的相关要求成为滚球体育app_188篮球比分-直播|官网:现阶段面临重要挑战和机遇

1.2工作目标

基于分区规划承上启下的特点,为贯彻落实新一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关于分区发展的各项安排,指导下一步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确保总体规划相关要求的传导落实,应完成以下几方面工作。

1)深化落实市级层面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指标及任务。

2)实现区级层面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两规合一”。

3)统筹安排滚球体育app_188篮球比分-直播|官网:在规划期内城市发展建设的各项工作。

4)提升城市形象与保护生态环境

4)有效指导下一步控制性详细规划及乡镇域规划的编制。

1.3指导思想与工作原则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批复精神和对北京发展建设的各项指示要求,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紧密对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尊重城市发展规律,立足区域协同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注重长远发展,注重减量集约,注重生态保护,注重多规合一,促进各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在分区规划编制中,应坚持以下原则:

1.加强规划的刚性管控和战略引领。严格按照《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北京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以下简称《土地规划》)确定的各项刚性管控要求和《分区规划实施要点》中的各区规划控制指标,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硬约束,落实“双控”、“三线”管控要求,落实国家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制度,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减量提质发展。同时,落实各区功能定位,把握发展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特征,加强对各区长远发展的战略研究。

2.坚持“多规合一”。做好与正在编制的《土地规划》的充分衔接,在区级层面实现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两规合一”,形成“一本规划、一张蓝图、一个数据库”。整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各专业专项规划,实现底图叠合、指标统合、政策整合,加强资源的统筹配置,提升城市整体效能水平。

3.加强规划实施统筹。在分区规划编制过程中应同步考虑规实施,统筹考虑规划实施任务和资源、政策、时序、实施主体等因素,明确规划实施路径,切实提高规划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健全规划行动机制,提出近、中、远期规划实施要求,明确近期实施重点任务。

4.摸清底数、夯实基础。做好现状和规划实施情况的调查分析,对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情况、现状建设情况、已有规划情况、行政审批情况、权属情况等进行全面梳理,摸清底数,全面挖掘,原则上数据基准年应为2016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和找准各区规划实施中的问题,将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针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题研究、深入论证,提高规划编制的科学性。

5.加强分区管控。为加强分区规划对下一层次控制性详细规划、乡镇域规划编制的指导,加强对规划实施、评估的统筹引导,在各区集中建设区内划分片区(组团),在集中建设区外以乡镇为单元,将分区规划确定的主要规划指标、任务和要求分解到各片区(组团)和各乡镇。划分片区(组团)时,应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的现状基础、资源条件、发展方向等因素,同时为便于规划和管理的统一,应充分考虑行政边界要素,进行科学划分。

1.4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3)《北京市城乡规划条例》

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5)《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

6)《北京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在编)

7)《北京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8)《北京市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

9)《分区规划实施要点》

1.5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17年到2035年,近期到2020年,远景展望到2050年。

2分区规划编制要求(分区规划编制要点内容)

2.1规划成果内容

分区规划要全面落实《总体规划》、《土地规划》的各项要求,本次分区规划主要包括八部分重点内容。结合中心城区、平原地区、生态涵养区实际情况,各部分内容的深度、侧

2.1.1落实功能定位、明确发展目标、规模和空间布局

1)功能定位与发展目标:落实《总体规划》确定的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和各区功能定位,结合各区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分阶段发展目标。

2)规模控制:落实《总体规划》、《土地规划》中关于人口规模和建设规模双控的要求,依据《分区规划实施要点》,确定各区人、地、房规模调控指标和要求。

人口规模:结合功能疏解、承接和城镇化等因素,确定全区2035年人口规模,提出阶段性调控要求和优化人口布局、结构,加强人口服务保障,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规划策略。

用地规模:落实全区2035年规划建设用地总规模、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特交水建设用地规模及2020年阶段性调控目标,并分解至各片区(组团)和乡镇。充分考虑规划实施可行性,提出建设用地控制总量、优化结构的要求,明确城乡建设用地减量提质的重点任务和拆占比要求。

建筑规模:确定全区2035年规划总建筑规模控制指标及2020年阶段性调控指标,并分解至各片区(组团)和乡镇,提出调控的重点地区和方向,明确拆建比控制要求。

以各区统计年鉴、人口普查、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经济普查、国情地理普查等为基础,加强对现状分析、梳理资源情况。考虑为加强区级层面对规划实施的调控,同时保障未来新增的市级、区级重点项目落地,建议区级层面预留部分城乡建设用地、建筑规模等机动指标。

3)空间布局:落实全市“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空间结构,充分考虑自然条件、优化提升首都功能和疏解非首都功能,延续历史格局和面向未来可持续发展等因素,明确全区空间格局,提出各片区(组团)、乡镇的主导功能。

2.1.2优化提升首都功能,疏解非首都功能

1)优化提升首都功能,疏解非首都功能:结合各区功能定位,提出优化提升首都功能的重点内容和空间保障措施;提出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重点任务,明确疏解腾退空间的使用方向。重点任务和要求应落实到各片区(组团)和乡镇。

针对中心城区、新城集中建设区,应细化功能分区、空间布局和实施任务要求,突出发展特色。对于全区范围内不同地区间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应提出针对性的规划调整举措。

2)功能统筹:为实现在市域范围内的主副结合发展、内外联动发展、南北均衡发展、山区和平原地区互补发展,结合区位条件和功能定位,提出各区与周边地区统筹发展的思路和任务,包括功能疏解与承接、资源整合和功能联动、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产业协同发展、交通市政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等方面。

3)跨界协同:按照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要求,对于平原地区的四个跨界城镇组团地区和生态涵养区,应提出与跨市域周边地区协同发展的思路,明确功能统筹、规模管控、生态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任务,实现京津冀交界地区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管控。

2.1.3科学配置资源要素,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1)加强“两线三区”全域空间管控:落实和细化全区生态控制线、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方案,提出分区分类管控要求和实施任务。按照远期“两线合一”的要求,应深化限制建设区规划,提出2035年生态控制区比例提高的目标。加强“两线三区”与土地利用规划“三界四区”的衔接,形成合理统筹的控制线体系(详见附件)。

确生态控制区管控要求,严格控制与生态保护无关和影响生态环境的建设活动,基于现状建设用地评估制定差异化的管控措施,重点明确用地减量腾退任务和村庄长远发展思路。

严格管控城镇建设空间,城市各类建设项目原则上均应在集中建设区内进行布局和建设。

重点深化限制建设区(生态控制线和城市开发边界以外)规划,一是明确减量增绿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地区和任务,提高生态空间规模和质量,增强重要生态节点和廊道地区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待绿化实施后逐步划入生态控制区;二是划定有条件建设区(原则上,中心城区有条件建设区面积占城乡建设用地指标的5%以下,其他各区控制在10%以下),引导城乡建设用地减量后集中集约布局,为优化用地布局预留一定弹性空间。

2)加强土地用途分区管控:为切实落实国家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根据国土资源部《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等要求,结合实际划定全区各类土地用途分区,并明确相应的管制规则。

3)生产空间集约高效:提出城乡产业用地占城乡建设用地比重的减量目标,明确产业疏解腾退、转型升级的重点地区和任务。突出创新发展,按照《总体规划》确定的科技、金融、文化创意等服务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等重点发展方向,结合各区特色和实际情况,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加强对各级各类产业功能区的统筹,明确优化调整方向和任务,提高产业用地利用效率和整体发展水平。

4)生活空间宜居适度:提出全区提高居住及其配套用地比重的目标,明确城乡职住用地比例的分阶段、分片区(组团)和乡镇调控目标和要求。为促进职住平衡发展,针对各区实际情况,提出优化住房供应体系,协调就业、居住和交通关系,加强职住对接的有关策略。提出有序推动棚户区改造和老旧小区改造的规划任务。

按照《总体规划》确定的指标、要求,提出教育、医疗、养老、公共文化、健身、社会救助及助残等区级公共服务体系的目标和建设要求,并将重点任务到各片区(组团)、乡镇。提出生活性服务业发展目标,并针对重点地区提出提高生活性服务业品质的要求。

5)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加强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态要素的综合统筹,构建等级清晰、结构完整、布局合理的区级绿色空间体系。落实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强化刚性约束,保障落地。结合各区实际情况,明确加强山区尤其是浅山区生态保护和修复、提高平原地区森林覆盖率等方面的重点任务。

集中建设区及周边地区应重点开展绿地系统规划,优化城市绿地规模和布局,完善绿道建设、通风廊道建设、景观水系岸线建设等方面内容,明确人均公园绿地、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等重要指标。

在调查评价基础上,按照生态建设目标及土地适宜性,合理确定园地、林地等其他农用地的规模和布局,充分发挥耕地、园地、林地、水域的生产、生态、景观和城镇隔离等综合功能,在城市集中建设区之间保留连片、大面积的绿色空间。同时,将生态网络建设与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等现有自然保护管理体系和公园体系相结合,形成多样化的绿色生态空间。

6)切实保护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落实《土地规划》分解至各区的2035年、2020年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指标,严格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促进耕地特别是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保护,并拟定耕地占补平衡、基本农田永久保护的实施措施。

严格控制耕地减少。一是严格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新增建设用地布局应避让永久基本农,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确需占用耕地的,尽量占用质量较差的耕地。二是有序实施生态退耕。禁止不符合国家生态退耕规划和政策、未纳入生态退耕计划的生态退耕。三是合理引导农业内部结构调整。耕地调整为其他农用地的,不得破坏耕作层。

加大补充耕地力度。按照国家最新政策要求落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补偿制度,加大土地整治补充耕地力度,加强农村土地整理、工矿废弃地复垦,适度开发宜耕后备土地,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

优化耕地与基本农田布局。在保持耕地布局基本稳定的基础上,对农业基础设施完善、质量好、集中连片的耕地进行重点保护和整治;按照“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高、布局总体稳定、集中连片”的总要求和国土资源部关于基本农田调出调入有关规定要求,适当调整优化现有永久基本农田空间布局。调整后的永久基本农田平均质量等别应高于调整前的平均质量等别,新调入永久基本农田的土地利用现状应当为耕地。

2.1.4加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强化城市特色

1)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按照《总体规划》确定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结合各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特征要素,系统地提出全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的目标、主要内容和管控措施。

针对各区历史文化保护的重点地区,如三山五园、三条文化带、名镇名村等,提出针对性的规划策略。

2)城市设计:结合全区自然景观、历史人文要素禀赋,划定全区特色风貌分区,提出重点地区的风貌管控要求。提出全区在建筑高度控制、天际线塑造、第五立面与城市色彩方面的分区管控要求。

针对各区的重要景观节点和地段,如长安街、中轴线及其延长线地区、重点功能区、主要街道、滨水空间等,提出城市设计引导和管控要求,塑造城市特色,提升公共空间品质和人性化。

加强特色小镇、传统村落的城市设计引导,与自然山水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充分结合。

2.1.5提高城市治理水平,让城市更宜居

深化落实总体规划在交通、环境治理、市政设施、公共安全、地下空间、城市治理等方面的要求,结合各区特点和实际,有针对性的明确专项方面内容。

1)综合交通:提出全区综合交通发展目标,明确对外交通、公共交通、城市道路系统、停车系统、步行自行车系统等各类交通设施发展目标及要求。提出道路骨架系统方案,提出增加道路网密度的规划要求。统筹协调公共交通战略走廊与空间布局优化调整,划定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廊道规划用地的管控范围。分解落实区内各片区(组团)和乡镇的交通设施的数量及规模。

2)环境治理:提出全区在大气污染治理、水资源保护利用、水污染防治、固体废弃物防治、土壤污染治理等方面的主要措施。分解落实各片区、乡镇环境基础设施的数量和规模。提出重点地区海绵城市建设的要求。

3)市政设施:提出全区市政基础设施总体发展目标,提出供水、雨水、污水、供电、天然气、供热、信息、综合管廊等各类市政设施发展目标及要求。分解落实各片区(组团)和乡镇市政设施的数量和规模。

4)安全设施:提出全区公共安全体系的发展目标,明确防灾空间的布局和建设标准。分解落实各片区(组团)和乡镇的防洪、消防、人防、抗震防灾、地质灾害等各类安全设施的数量和规模。

5地下空间:提出地下空间综合开发的目标和思路。划定地下综合开发的重点地区,提出地上地下统筹利用的要求。

6)城市治理:提出加强精细化管理、推动多元治理的发展目标,结合各片区(组团)和乡镇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提出在精细化管理、多元共治、社区治理等方面的要求和措施。

2.1.6加强城乡统筹,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落实《总体规划》确定的“中心城区-北京城市副中心-新城-镇-新型农村社区”的新型城乡体系,重点加强对小城镇、农村、城乡结合部等不同地区的分区指导,明确城乡一体化发展策略。

1)新型城镇分类引导:发挥镇在城乡发展一体化中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按照《总体规划》中提出的新市镇、特色小镇、小城镇三种形态,提出新型城镇的分类引导与分区指导策略。提出严控小城镇建设规模、促进存量用地转型升级的要求与措施。

2)村庄布局规划:结合各区特点,提出全区美丽乡村的建设目标,提出村庄布局总体规划和分类引导策略,提出传统村落保护、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高乡村旅游服务水平等的要求。

3)城乡结合部(第一道绿化隔离地区和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治理:明确提出各区城乡结合部地区在人口疏解、用地减量、提质增绿方面的目标和要求,并分解到相应的乡镇。有针对性的提出城乡结合部在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建设等方面的综合治理策略,加强实施统筹。

2.1.7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促进减量提质

1)优化规划用地布局:落实规模管控、空间布局、要素配置、城乡统筹等要求,在已开展的各区“两图合一”工作基础上(详见附件),形成“两规合一”的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确保各类用地的规模指标、空间布局、建设时序一致。

充分考虑规划合理性和可实施性,严控总量和新增用地,鼓励低效存量用地腾退和盘活利用,避免大拆大建的实施方式要求。

除符合市级预留城乡建设用地指标使用管理规则并经市政府批准可使用的重大建设项目外,各区行政辖区内服务国家、全市和本区的所有规划城乡建设项目均应由各区统筹落实指标。

2)明确减量任务,加强城乡建设用地供应与减量挂钩:加强规划和现状的对比分析,统筹考虑规划期内城乡建设用地供应与减量腾退的关系,明确全区城乡建设用地减量任务的规模、类型、分布和实施时序,作为各区编制城乡建设用地减量专项规划和实施计划的重要指导。应重点推动集体建设用地减量、废弃矿山修复治理、低效存量用地盘活利用和违法建设拆除、违法占地腾退等,分类明确实施要求。

加强对现状集体建设用地的梳理,大力推进农村集体低效产业用地整治,明确重点整治区域和拆占比、拆建比(绿隔地区集体产业用地拆占比约1:0.2左右、拆建比1:0.3-1:0.4)等要求;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居民点整理。

大力推进工矿用地腾退改造,明确废弃矿山、零散低效的工业仓储用地等减量腾退和转型发展的重点区域,创新实施策略。

3)开展全域全要素土地综合整治。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全域全要素土地综合整治,完善土地综合整治体系,统筹建设用地减少和生态用地增加,对于腾退建设用地,要按照生态建设需要,根据《总体规划》安排及适宜性评价,明确复垦的方向,宜林则林,宜耕则耕;对于低效的农用地,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手段,提高耕地质量,提升生态功能;加强零散土地整理力度,实现用地“小块并大块”,提高用地连片度,强化规模效应,改善土地生产和生态功能。

4)加强规划实施单元统筹:改革规划实施方式,按照区级统筹、综合平衡的原则,建立以区为主体、以乡镇(街道)为基本单元的规划实施统筹机制。

2.1.8转变规划方式,保障规划实施

1)建立多规合一的规划实施及管控体系

健全指标体系:分解落实《总体规划》指标体系,建立针对全区和中心城区、新城集中建设区的规划实施指标体系,协调好各类指标间的相互关系,区分刚性管控和弹性引导要求,作为下一步规划实施落实和体检评估的重要依据。

强化任务分解:将规划确定的功能定位、空间布局和“双控”、“三线”等刚性管控指标分解到片区(组团)、乡镇,明确各片区(组团)、乡镇城市修补、生态修复重点任务及城市设计引导要求等,加强对乡镇域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约束和引导。

调控实施时序:健全规划行动机制,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年度重点项目建设安排等,提出近、中、远期规划实施要求,明确近期(2020年)实施的重点任务。

2)加强区级层面的城市体检评估:按照《总体规划》确定的“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的城市体检评估机制,建立区级层面规划实施评估、动态维护的实施机制,加强对市级层面城市体检评估工作的支撑和保障。

3)完善区级规划实施统筹机制:加强区级层面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完善部门协作机制。加强区级各类规划编制和实施的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健全区级规划实施的监管和考核问责制度。针对各区规划实施的实际情况和重点难点问题,提出保障规划实施的具体措施和政策保障机制等。

2.2规划成果要求

分区规划成果应包括文本、附表、图纸、规划数据库等。同时,应将现状条件分析及规划实施评估报告作为附件。

2.2.1文本

文本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政策文件,应包含规划的所有结论、指标和管控要求;文本行文应精炼、准确,以条款的方式表达。

2.2.2附表

规划指标体系表、全区用地汇总表、中心城区或新城建设用地平衡表、重点项目用地表等

2.2.3图纸

规划图纸所表达内容应清晰、准确,与文本内容相符。规划成果中应包括的主要图纸目录如下,可根据内容和深度要求分为多张图纸表达,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必要的规划图纸。

1)发展基础条件图:区位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使用功能现状图等

2)全区空间和土地利用规划图:区域协调规划图、空间结构规划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土地使用功能规划图、两线三区规划图、永久基本农田规划图、生态保护红线规划图、建设用地管制分区图(三界四区)、土地整治规划图、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布局图等

3)各类专项规划图:绿色空间结构规划图、产业布局规划图、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图、城市风貌分区和城市设计引导图、各类公共服务规划图、各类交通规划图、各类市政设施规划图、各类环境设施规划图、各类公共安全设施规划图、地下空间规划图等

4)新城相关规划图:中心城区以外各区,应针对集中建设的新城地区,形成功能分区规划图、土地使用功能规划图,以及绿地系统规划图、城市风貌分区和城市设计引导图、各类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图、道路网规划图等必要的专项规划图。

2.2.4规划数据库

按照《分区规划数据库建设标准》建设“两规合一”的分区规划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符合国土资源部《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建设标准》等要求的各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确保及时统一整理汇交到国土资源部。

2.2.5现状条件分析及规划实施评估报告

对各区城乡发展建设的现状情况和现行“两规”的实施情况进行全面分析评估,总结规划实施成效、存在问题和新时期发展面临的形势和机遇。

3重点深化内容(专题研究方案)

结合实施要点及分区规划内容,建议深化以下方面的研究,设立相关专题与分区规划同时开展并及时纳入分区规划成果。

3.1产业发展专项研究

牵头单位建议由区发改委牵头组织

主要内容:

?明确全区产业重点发展方向

?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提出全区产业空间格局与主要产业功能区的统筹策略,提出门头沟产业空间布局与海淀山后、新首钢等地区的协同发展策略

?明确全区旅游与生态休闲产业空间布局与主要的发展策略,研究八大旅游组团山水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资源相统筹的策略

?研究传统资源型产业退出后,全区产业结构转型的实施路径,研究各类产业发展用地空间的需求

3.2人口发展与调控专题研究

牵头单位:建议由区发改委牵头组织

主要内容:

?人口规模:结合功能疏解、承接和城镇化等因素,对滚球体育app_188篮球比分-直播|官网:未来城乡人口变动的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确定全区2035年人口规模与人口城镇化目标,提出2020年阶段性调控要求;

?研究提出新城与各镇街2020年、2035年城、乡人口调控目标及策略;

?提出优化人口布局、结构的规划策略,加强人口服务保障,提高劳动生产率。

3.3土地利用与建设用地减量专题

牵头单位:建议由区规划国土分局牵头组织

主要内容:

?落实和细化全区生态控制线、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方案,提出分区分类管控要求和实施任务。按照远期“两线合一”的要求,应深化限制建设区规划,提出2035年生态控制区比例提高的目标。

?加强土地用途分区管控:为切实落实国家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根据国土资源部《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等要求,结合实际划定全区各类土地用途分区,明确相应的管制规则。

?切实保护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落实《土地规划》分解至各区的2035年、2020年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指标,严格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促进耕地特别是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保护,并拟定耕地占补平衡、基本农田永久保护的实施措施。

?用地现状图(控规层面,新城范围,新京标+权属信息+违建信息)数据库建设

?明确减量任务,加强城乡建设用地供应与减量挂钩:加强规划和现状的对比分析,统筹考虑规划期内城乡建设用地供应与减量腾退的关系,明确全区城乡建设用地减量任务的规模、类型、分布和实施时序,作为各区编制城乡建设用地减量专项规划和实施计划的重要指导。应重点推动集体建设用地减量、废弃矿山修复治理、低效存量用地盘活利用和违法建设拆除、违法占地腾退等,分类明确实施要求。

3.4生态安全与空间管控专题

牵头单位:建议由区规划国土分局牵头组织

主要内容:

?落实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强化刚性约束,保障落地。研究提出分区域、分类型的生态控制区与生态红线管控要求。结合各区实际情况,明确加强山区尤其是浅山区生态保护和修复、提高平原地区森林覆盖率等方面的重点任务。

?在生态红线划定成果基础上,基于滚球体育app_188篮球比分-直播|官网:主要面临的生态与环境保护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加强对全区水与流域生态系统、自然动植物、地质灾害等生态过程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明确全区生态安全格局,提出不同生态安全格局的保护、涵养与治理措施。

?以现状生态环境问题治理为导向,明确生态安全格局中重要生态廊道、节点与区域对产业发展、交通与市政基础设施、特色小镇与美丽乡村建设的要求

?对生态安全格局中的重点地区进行深入案例研究,提出面向不同生态过程、适应控规管控要求的生态建设导则,研究控规与生态管控图则的整合方案。

3.5生态红线深化专题

牵头单位:建议由区环保局牵头组织

主要内容

?结合用地规划与减量方案,深化全区、新城、重点镇的生态红线划定方案。

?提出生态红线内的具体管控原则与要求。

3.6园林绿化空间规划专题研究

牵头单位:建议由区园林绿化局牵头组织

研究内容:

?编制完成全区绿地系统规划(包括林地、城市各类绿地等)。确定林地总规模、各类园林绿化用地结构、比例。

?根据全区两线三区、生态红线划定成果,优化园林绿地空间布局,调整完善滚球体育app_188篮球比分-直播|官网:林布局规划。

?研究提高城镇地区、平原地区森林覆盖率,提升山区园林绿地品质的策略。

?研究提出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废弃矿山生态修复与可持续利用技术、模式与政策机制

?提出重要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园林绿地生态涵养、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管控策略与政策机制。

3.7综合防灾专题研究

牵头单位:建议由区规划国土分局牵头组织

主要内容:

?研究全区新城各镇街面临的主要灾害类型分布与影响范围,提出灾害避让与防护对城镇建设的限制性要求

?提出全区公共安全体系的发展目标,明确防灾空间的布局和建设标准确定全区避难疏散场所、救灾物资储备场所的规划布局与规模。分解落实各片区(组团)和乡镇的防洪、消防、人防、抗震防灾、地质灾害等各类安全设施的数量和规模。

3.8历史文化保护发展专题

牵头单位:建议由区文委牵头组织

主要内容:

?对全区历史文化资源(古建筑、非遗产)、文化景观(概念比较宽泛,文物古迹、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脉络进行系统梳理

?按照《总体规划》确定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传统村落、长城世界遗产),结合各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特征要素,系统地提出全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的目标、主要内容和管控措施。

?与正在进行的相关专题进行衔接,提出全区永定河文化带(恢复生态功能,恢复历史古道)、长城文化带等重点地区保护与利用的规划策略

3.9城镇体系与村庄布局规划专题

牵头单位:建议由区规划国土分局牵头组织

主要内容:

?落实《总体规划》确定的“中心城区-北京城市副中心-新城-镇-新型农村社区”的新型城乡体系,重点加强对小城镇、农村、城乡结合部等不同地区的分区指导,明确城乡一体化发展策略。

?提出全区新城–镇–新型农村社区的现代城乡体系规划策略。明确全区城镇体系中新城、特色小镇、小城镇的功能定位、规模结构与空间布局,提出三类新型城镇的分类、分区引导策略,明确全区特色小镇在承上启下、服务周边农村地区、激活区域发展活力方面应起到的作用

?明确特色小镇、小城镇的人口、用地与建筑规模,明确城镇建设用地与产业功能的空间布局,预留特色产业发展空间,明确各特色小镇产业类型,要素集聚方式,提出严控浅山区与生态敏感地区高强度开发的调控要求,提出小城镇促进本地城镇化的目标(人口、用地),提出各镇街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目标与主要任务。

?结合滚球体育app_188篮球比分-直播|官网:特点,提出全区美丽乡村的建设目标,按照城镇化、局部或整体迁建、特色保留、提升改造四大类型的引导要求,提出全区村庄布局总体规划和分区分类引导策略,提出传统村落保护、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村庄环境整治等方面的要求。探索适应山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模式与实施路径。

3.10城市设计专题

牵头单位:建议由区规划国土分局牵头组织

主要内容:

?结合全区自然景观、历史人文要素禀赋,划定全区特色风貌分区,提出重点地区的风貌管控要求。提出全区在建筑高度控制、天际线塑造、第五立面与城市色彩方面的管控要求。

?针对各区的重要景观节点和地段,如长安街、中轴线及其延长线地区、重点功能区、主要街道、滨水空间等,提出城市设计引导和管控要求,塑造城市特色,提升公共空间品质。

?提出特色小镇、传统村落的城市设计引导要求,与自然山水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充分结合。

?提出新城户外广告有关控制内容要求。

?提出新城夜景照明有关控制内容要求。

3.11住房专项规划与研究

牵头单位:建议由区住建委牵头组织

主要内容:

?研究全区住房需求与供给关系,以全市150万套总目标与四个70%住房供应结构为前提,提出适应滚球体育app_188篮球比分-直播|官网:发展特点,与人口、产业发展相协调的住房建设目标。

?明确未来五年全区、新城、各镇街居住用地、住房供应规模(用地与建筑规模),提出住房供应体系与各类住房供应结构,结合用地资源与轨道交通建设,以职住平衡为导向,提出优化住房空间布局的规划策略,保障住有所居。

?提出针对人才与创新创业产业的住房配套政策机制

?明确未来五年全区棚户区改造与环境整治的重点任务

?研究制定未来五年集体租赁住房供应计划,对接城镇集中建设区、产业功能区与轨道交通建设,明确租赁住房空间布局重点区域

?研究制定居住用地开发强度、装配建筑、绿色建筑建设目标与设计建造标准。

3.12教育设施专项规划

牵头单位:建议由区教委牵头组织

主要内容:

?全区基础教育设施的现状、运行情况进行系统整理

?按照《总体规划》确定的指标、要求,提出基础教育服务体系发展目标体系建设要求。

?对接人口、城镇体系等专题研究的内容,对全区、新城、各镇街各类基础教育设施2020年、2035年服务人口规模进行预测,按照《总体规划》提出的配套标准,明确2020年、2035年全区各类基础教育设施的数量、规模、办学规格、学位数、用地规模、建筑规模

?提出新增基础教育设施空间布局方案

?提出现状基础教育设施改造提升相关策略

3.13医疗卫生设施专项规划

牵头单位:建议由区卫生计生委牵头组织

主要内容:

?全区医疗卫生设施的现状、运行情况进行系统整理

?健全并完善公共卫生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研提全区城乡均等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构建策略,统筹全区医疗卫生设施空间布局

?落实高水平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与实施目标

?提出2020年、2035年全区、新城、镇街千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等发展指标

3.14养老设施及殡葬设施专项规划

牵头单位:建议由区民政局牵头组织

主要内容:

?对全区养老设施及殡葬设施的现状、运行情况进行系统梳理、评估。

?提出全区2020年、2035年养老设施及殡葬设施发展指标。

?提出全区养老服务与设施体系,数量与服务人口规模,明确全区养老设施空间布局要点。

?按照“9064”养老服务发展目标,研究引导养老资源向居家、社区、农村倾斜的政策措施与机制。

?提出全区殡葬服务与设施体系,数量与服务规模,明确全区殡葬设施空间布局要点。

3.15文化设施专项规划

牵头单位建议由区文委牵头组织、

主要内容

?对全区公共文化设施的现状、运行情况进行系统梳理、评估

?提出全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目标

?按照总规要求,提出2020年、2035年全区、新城各街道与各镇街主要类型的公共文化设施(图书馆、文化馆、街道文化中心与社区文化室)的数量、规模、人均建筑规模等发展目标。

?提出优化各级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布局的策略,研究公共文化设施与其他类型设施共建共享的策略

?研究学校、企事业单位文化设施向社会开放、扩大公共文化服务有效供给的政策机制。

3.16体育设施专项规划

牵头单位建议由区体育局牵头组织

主要内容

?对全区体育设施的现状、运行情况进行系统梳理、评估

?提出全区体育设施服务体系建设目标

?按照总规要求,研究明确人均公共体育用地面积发展目标

?提出全区、各镇街重点体育公共服务项目与建设内容

?研究创新体育设施建设、运营方式与相关政策机制

3.17水资源专题研究

牵头单位建议由区水务局牵头组织

主要内容

?编制滚球体育app_188篮球比分-直播|官网:水资源保障规划,梳理区域现状基本情况,对本地地表水资源、地下水资源和外调水资源分别展开调查评价,评价水质与水量;

?分析出入境水资源总量,计算水资源可利用总量;

?开展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对供水基础设施、供水量及构成、用水量及构成、用水水平、开发利用程度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

?在新总规分区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区域用水量预测及供需平衡分析,在分析2020年、2035年全市用水需求基础上,提出水资源配置保障方案和规划主要措施。

3.18海绵城市建设专题

牵头单位建议由区水务局牵头组织

主要内容

?编制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确定滚球体育app_188篮球比分-直播|官网:海绵城市规划标准、目标和指标体系;

?确定海绵城市空间布局,划定功能分区,编制海绵城市系统规划,制订海绵城市建设年度实施方案,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运行配套政策。

?建立海绵城市建设监督考核制度,加强对海绵城市建设全过程监管。确保新总规提出的2020年20%以上的城市建成区实现降雨的70%就地消纳和利用。

3.19绿色能源应用规划研究专题

牵头单位建议由区城管委牵头组织

主要内容

?编制滚球体育app_188篮球比分-直播|官网:绿色能源应用规划研究,梳理区域能源利用情况,对本地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进行调查评价分析,确定可再生能潜力;

?提出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明确各种能源适宜区域及相应的利用方式,构建多元化优质能源体系。

3.20市政基础设施专题专项规划修编)

牵头单位:建议由区城管委牵头组织

主要内容

?提出全区市政基础设施总体发展目标

?提出供水、雨水、污水、供电、天然气、供热、环卫、信息、综合管廊等各类市政设施发展目标及要求

?分解落实各片区(组团)和镇街市政设施的数量和规模

?2006~2007年新城市政基础设施专项规划的基础上,结合新总规分区规划进行修编

?根据规土委要求,结合分区规划,针对雨水、供水、污水、再生水、供电、燃气、供热、环卫、通信、有线等专业,同步开展市政基础设施专项规划,提升市政基础设施运行保障能力,形成适度超前、相互衔接、满足未来需求的功能体系,在设施建设标准、市政服务质量、运行安全保障等方面,全面提升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水平。

?总体设施方案、设施用地方案应满足分区规划的编制时间安排要求

3.21地下空间专项规划研究

牵头单位:建议由滚球体育app_188篮球比分-直播|官网:牵头组织

主要内容:

?明确全区2020年、2035年人均人防工程建筑面积等发展目标

?提出全区地下空间综合开发与利用的规划策略,研究地下轨道交通、联系隧道、综合管廊、城市综合体与人防工程相结合的相关措施与政策

4工作时间安排

一、总体编制时间

20181月至201806月,共6个月。

二、工作计划安排

120181-20183月,基础资料收集汇总、现场踏勘;开展专题研究或对外委托3月底提出各专题初步成果。

220183-20184月,完成各专题研究,分区规划初步成果编制

320184-20185月,深化完善分区规划成果。

420185-20186月,最终成果编制、评审及上报